媽媽手反覆發作?以再生強化取代消炎止痛,肌腱炎較快好

「媽媽手」以手腕內側及大拇指疼痛為表現

「媽媽手」並非媽媽們專利,之所以有此俗稱,係因好發於產後整天忙於照顧初生嬰兒的媽媽們,事實上,只要是過度使用大拇指和手腕的人,若發現在做手腕彎伸動作的時候,手腕內側會產生疼痛感、甚至傳達到大拇指的話,就代表已有媽媽手的問題了。

PRP, 媽媽手, 肌腱炎, 手腕痛, 增生療法, 台北推薦的診所,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解除疼痛, 手痛手腕靠拇指的一側即為橈側,此處有兩條肌腱,主要是讓我們可以活動大拇指和彎伸手腕,當這些動作重覆太多次之後,這兩條肌腱就會開始發炎腫脹並引發疼痛。

媽媽手成因是手腕肌腱發炎

「媽媽手」在醫學上的正式學名為「橈側手腕肌腱炎」,手腕靠拇指的一側即為橈側,此處有兩條肌腱,主要是讓我們可以活動大拇指和彎伸手腕,當這些動作重覆太多次之後,這兩條肌腱就會開始發炎腫脹並引發疼痛。此外,當這兩條肌腱一旦發炎腫脹,淺橈神經即會受到壓迫,使得疼痛更為明顯,除了手腕局部疼痛之外,還會傳達到大拇指。症狀嚴重時,連一些經常進行的動作如寫字、打電腦、接電話、轉門把、提拿物品等都會引發疼痛,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皆造成極大的不方便。

有那些重覆性的大拇指和手腕動作容易導致「媽媽手」呢?像是大力地敲打電腦鍵盤、或是頻繁地使用手機、操作電視遙控器;還有家庭主婦長時間折菜、大力使用剪刀、擰拖把或扭毛巾等,這些過度使用的情況都會造成媽媽手。

傳統治療有其限制 肌腱炎恐易復發

在傳統治療方面,除了口服消炎藥,還可配合物理治療像是熱敷、蠟療、電療、超音波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及發炎反應。倘若上述方式沒有達到明顯的效果,有些醫師會為患者施打類固醇,雖然確能發揮消炎之效,但這樣一來會讓肌腱韌帶等軟組織變得比較脆弱,相對而言更容易再受傷,若又再繼續施打類固醇,如此循環下去將造成軟組織斷裂的風險。

透過增生療法/ PRP注射改善媽媽手

即使透過藥物與復健,許多患者的媽媽手仍無法治癒,主因在於肌腱韌帶等軟組織並未得到充分治療。針對這一點,增生療法可補足傳統療法之不足,精準地治療受傷的軟組織,刺激軟組織增生、回復強韌。具體作法為,先透過超音波檢查來評估手腕橈側兩條肌腱腫脹發炎與周邊神經壓迫等情形,並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增生藥劑(如高濃度葡萄糖水、維生素B12、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直接注射至上述病灶,以刺激肌腱自行修復、改善發炎腫脹,同時解除神經壓迫並穩定神經,達到全面性的治療。

至於增生療法的療程,會視所使用的藥劑而有所不同。以高濃度葡萄糖水為例,原則上需要六至八次治療、大約每隔兩周到四周進行一次;至於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原則上需要三次治療、大約每個月進行一次。

減輕手腕工作壓力 伸展休息多管齊下

在接受增生療法獲得改善後,適當的休息仍是最重要的。除了適度地穿戴護腕,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可由職能治療師量身製作長形副木,以固定手腕與拇指的關節,由於穿戴副木會限制住局部的活動,等於強迫患部休息。不論護腕或副木,都必須遵照醫師建議的穿戴時間,才不會造成局部肌肉萎縮或關節僵硬。此外,患者也應多多從事拇指伸展運動,有助於恢復地更為理想。至於預防復發之道,則首重改善工作習慣,避免不當與長時間使用患部,才能從此遠離媽媽手。

增生療法 / PRP 注射須知

有些情況則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嚴重的肌腱撕裂傷、軟組織全斷、開放性骨折、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

增生療法須多點注射、多次治療,可能令人怯步,還好注射時會使用很細的針和少量麻藥來減少疼痛。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

文章審閱:復健科尤稚凱醫師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副理事長

影片重點:媽媽手的原因和症狀、媽媽手的傳統療法、增生療法的角色、增生療法如何施作、增生療法療程說明。尤稚凱醫師/菁英診所
介紹對媽媽手患者有助益的運動:大拇指肌腱伸展運動、大拇指關節伸展運動、大拇指肌力訓練。尤稚凱醫師/菁英診所
新竹分院即將開幕